2024-11-07 09:47:40
主持人:请高通公司技术标准副总裁李俨基于高通这些年在国内的相关实践,分享一下通过标准国际合作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建设的建议。
李俨:如今我们正处于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和OT(运营技术)相互融合的阶段。在智能制造领域,我们大量运用连接和计算技术,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使OT领域的专家理解ICT,同时让ICT领域的专家把握OT的真实需求,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构建一些平台,让IT、CT和OT领域的专家能够在这些平台上充分交流与合作。
以我个人过去十年的研究为例,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探索移动通信如何赋能智能交通。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将智能交通中的信号或物体进行数字化处理。例如,我们将信号灯、汽车的刹车灯、转向灯等灯光系统进行数字化,这样原本需要通过人眼观察的灯光系统,就可以转变为机器可识别的信息。这是一种非常直观且有趣的应用。
然而,在向汽车行业介绍通信技术时,我们发现:汽车行业的人才大多出身于机械和动力工程领域,他们对通信技术缺乏了解。因此,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详细地向他们解释通信技术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并利用这些能力来推动汽车自动化和智能交通的发展。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需要让用户了解通信技术,使他们能够在掌握这一新工具后,进行新一轮的创新,为其所在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但这个过程确实充满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现在大家都在谈边缘计算,但我们发现,不同行业对这一名词的理解各不相同。在通信行业,在运营商可控范围内的计算是边缘计算;在交通行业,它体现在设置于路边的传感器,通过识别交通信号和道路参与者实现数据处理;和广播行业交流时,他们理解的边缘计算是内容靠近用户的存储;而在和制造业行业,尤其是和智能制造设备生产行业交流时,他们理解的边缘计算更多是工业控制器把计算能力带到控制节点。所以,当每个行业对同一个名词的理解不尽相同时,若双方缺乏充分的沟通,就容易各说各话。
因此,我们一定要建立很多平台,能够让IT、CT、OT领域的专家从一开始就不停地进行交流,从基本概念开始统一,然后在技术层面相互理解;让IT、CT理解OT的特别需求,包括需要在哪些技术上进行哪些进一步的演进。更重要的是,要简化IT和CT的技术门槛,尤其是使用门槛,让OT领域专家能快速应用起来。最终,一定是由OT领域专家利用新工具开发新应用。这是我们的理解,标准化很重要,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些平台,让大家用共同的语言去开发统一的标准,这是很重要的经验。